首页 > 招聘信息 > 正文

榆林学院202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

发布时间:2025-01-29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榆林学院202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

团结奋斗新百年,追赶超越绽芳华。榆林学院从创建于1923年的绥德师范走来,已走过百年发展历程。榆林学院人始终与时代同呼吸、共命运,牢记毛泽东主席为师生题词“奋斗”的殷切希望,奋楫笃行、履践致远。2023年5月4日百年校庆之际,敬爱的齐心校友亲笔题写贺词“百年芳华,英才辈出”,全校师生倍感振奋、备受鼓舞。学校在解放思想、改革创新、艰苦创业中踏上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快车道,在2024科中国大学排名中,榆林学院综合排名居全国高校第371位、陕西高校第18位;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中,榆林学院综合排名居全国高校第392位、陕西高校第19位;榆林学院位列2025年校友会全国大学排名榜单第291位。

榆林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、中国宜居城市—陕西省榆林市。学校始终坚持“扎根榆林、研榆林、服务榆林、贡献榆林”的定位,是国家百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、教育部硕士学位授权单位、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,已成为一所在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应用型高校。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22人,博士占比达39.37%。设有16个二级学院,49个本科专业,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,聘任6名两院院士。入选“青年长江学者”、陕西省“特支计划”、陕西省“三五人才”等各类人才项目112人次,杰出校友高雄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
学校有化学、中共党史党建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业、材料与化工、教育、体育、电、资源与环境、土旅游管理、林业、新传播翻译、能源动力、设计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在23个二级学科及领域招生,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。拥有全国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(国家级)1个、省级重点实2个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、省级“四主体一联合”校企联合研究中心5个、省级文化旅游1个、省级科重点研究基2个、陕西现代能源化工知识产权研究中心1个和联合共建能源陕西实室、业陕西实室、产业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3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。

扬帆奋进新征程,激情逐梦新时代。榆林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,以服务地方为己任,以人才培养为核心,以追赶超越为抓手,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。招生位次提升幅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。科研经费突破两亿元,科研成果获奖实现量质齐升。榆林市委、市政府支持新校区建设,一次性规划土地3528亩的新校区工程正在建设,一期16万平米已建成,二期61万平方米,估算投资52亿,已列入榆林市财政预算,预计202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。

百年新起点,选择我们,迎接发展新机遇

面向海内外,加入我们,点亮未来映才华!

榆苑在等您,携手同心,共赴锦绣好前程!

 

招聘基本条件

(一)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。

(二)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。

(三)适应招聘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。

(四)具备本公告具体招聘岗位要求的条件和资格

(五)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。

(六)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应聘:

1.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受过开除处分;在立案审查期间或未解除党纪、政纪处分的;

2.曾在公务员招录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纪律行为的;

3.现役军人;

4.失信被执行人;

5.法律、法规规定不符合本次招聘要求的。


招聘类别及待遇

(一)高层次人才团队

业务条件

1.团队应符合我校的学科专业布局与规划,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杰出成就或具有显著创新潜

力,有望在学科前沿和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,有利于提升我校在相关学科的核心竞争力。

2.团队组成不少于3人,团队带头人或核心成员中应具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。

3.团队应具有主持并完成国家级项目经历,研究成果达到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水平。

引进方式

全职引进,不受计划限制。

研究领域

以学校特色办学领域为研究重心,围绕“三文”(赓续百年读书报国红色文化教育血脉,传承陕北历史文化与民间艺术,弘扬陕北革命文化)领域;“三黄”(坚守毛乌素沙漠(黄沙)、黄土高原、黄河流域)生态治理科学研究领域;锚定“三化”(能化产业高端化、多元化、低碳化)等研究领域。

资源配套

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;科研设施和场地根据项目需要在新校区配置;配备3名以上博士搭建科研团队。

引进待遇

1.提供校内人才房;

2.解决人才团队负责人的配偶工作;

3.解决人才团队负责人和博士子女入学问题;

4.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安家费;

5.加盟团队的博士参照引进博士待遇执行。


(二)领军人才、杰出人才、拔尖人才

人才类别

学科领域

业务条件

岗位待遇

领军人才

化学、中共党史党建学、材料与化工、农业、林业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、能源与动力、人工智能、

陕北学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

 

具有良好学术声誉和学术领导力,为国际国内同行公认的学科带头人,近5年主要学术成果突出,在所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学者专家,经学校审定可列入本层次的各类人才。年龄不限。

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

具体面议

杰出人才

获得较为突出的创新性成果,在所研究领域取得同行专家公认的标志性成果,能带领团队协同攻关,保持或赶超国内外领先水平,经学校审定可列入本层次的各类人才。年龄50周岁以下。其他不在上述范围人员,但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专业技术职务(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),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,可列入本层次引进范围:

1.近5年内,主持完成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、重点项目;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重点项目;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或教育部重大项目;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(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863计划、973计划)。

2.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(个人排名前四)或二等奖(个人排名前二)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(个人排名前三)或二等奖(个人排名第一);或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(个人排名前二);或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(个人排名前三)或一等奖(个人排名前二)或二等奖(个人排名第一)。  

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

具体面议

拔尖人才

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(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),年龄45周岁以下,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,可以列入本层次引进范围:

1.近5年内,主持完成国家面上基金及以上项目1项,且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;或主持完成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,且主持完成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。

2.曾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、自然科学、科技发明奖(前四人);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(个人排名前四)或二等奖(个人排名前二);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(前四人);或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(前三人)或二等奖(前二人);或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(前二人)或二等奖(前二人);或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(前三人)或一等奖(前二人)。

3.具有其他高质量成果、高级别奖项,经学校审定同意后,可列入本层次引进范围。

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

具体面议


(三)博士

博士类别

业务条件

待遇

安家费及科研启动费

其他待遇

优秀博士

1.达到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绿色通道直评副教授条件;或近3年有主持国家基金项目经历。

2.年龄45周岁以下。

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安家费及科研启动费

具体面议

1.按照陕西省相关政策纳入事业编制管理。

2.进校后享受校聘副教授绩效待遇3年。

3.学校未提供房源前,发放人才住房补贴3年。

4.夫妻双方均属引进人才的,不影响另一方享受引进人才的待遇。

5.学校解决引进人才子女的入学问题。

青年博士

1.符合榆林学院发〔2024〕63号《榆林学院高质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意见》条件要求。

2.年龄40周岁以下。

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安家费及科研启动费

具体面议

博士招聘专业

学院

学科/专业

招聘人数

联系人及联系方式


化学与化工学院

化学、化工、过程装备与控制、石油工程、油气储运工程

5

联系人:常春然

联系电话:15389368065

邮箱:changcr@yulinu.edu.cn


现代农学院

智慧农牧业、动物遗传育种、作物育种、

动物营养与饲料、园林、农业工程、林业

4

联系人:毕台飞

联系电话:13909121317

邮箱:btf88709@yulinu.edu.cn


能源工程学院

能源与动力工程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智能制造工程、安全工程、物理学

5

联系人:王进仕

联系电话:13571978299

邮箱:wangjinshi@xjtu.edu.cn


新能源学院

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

储能科学与工程

5

联系人:王憨鹰

联系电话:13649220039

邮箱:wanghanying1980@163.com


马克思主义学院

中共党史党建学科、马克思主义理论

4

联系人:刘小红

联系电话:18690489853

邮箱:liuxh_525@163.com


建筑工程学院

管理科学与工程、水系统智能控制、结构工程、建筑智能信息技术、力学、防灾减灾工程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、岩土工程

4

联系人:李玉根

联系电话:15891259366

邮箱:liyugen@yulinu.edu.cn


信息工程学院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工程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控制科学与工程

4

联系人:张峰

联系电话:13649220169

邮箱:zhangfeng@yulinu.edu.cn


管理学院

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经济学、旅游管理

3

联系人:亢雄

联系电话:13636842108

邮箱:965313869@qq.com


文学院

文艺学、美学、语言学、文字学、中国古典文献学、古代文学、现当代文学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、课程与教学论(语文)、新闻学、传播学、戏剧与影视、民俗学、民族学、非物质文化遗产

4

联系人:樊文军

联系电话:15229797111

邮箱:12344805@qq.com


艺术学院

音乐、舞蹈、美术、视觉传达设计

2

联系人:杨雨佳

联系电话:15991923330

邮箱:405593956@qq.com


数学与统计学院

数学、统计学、数据科学、应用经济学、金融学

3

联系人:闫树熙

联系电话:13484448003

邮箱:124253710@qq.com


体育学院

体操、健美操、体育舞蹈、体育教育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

2

联系人:李卫星

联系电话:15389127777

邮箱:190561461@qq.com


法学与历史文化学院

法学、法律、社会工作、社会学、中国史、世界史、考古学、相关交叉学科

2

联系人:赵勇宾

联系电话:13038977771

邮箱:320664@qq.com


教育学院

教育学原理、课程与教学论、应用心理学、学生发展与教育、教育管理学

2

联系人:白炜  

联系电话:13892211860

邮箱:ylzbw17@163.com


外国语学院

英语语言文学、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学科教学(英语)、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、翻译

2

联系人:吴疆

联系电话:15619124888

邮箱:wujiang@yulinu.edu.cn


应聘程序

1.应聘者提交个人简历到学校或学院联系人邮箱;(个人材料包括:个人简历,各学历阶段的学历(学位)证书、获奖证书、学术成果等,文件名称和邮件主题格式为:姓名+专业+毕业院校+应聘学院)

2.学校根据报名情况进行资格审查,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;

3.按学校招聘考核流程对通过资格审查报名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、知识水平、业务能力、工作实绩等进行全面考核,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拟聘人选;

4.学校组织实施身体检查和心理测试,并对应聘者思想政治表现、道德品质等进行考察。对有违纪违规记录、以及其他不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员,经核实取消应聘资格;

5.体检、考察合格拟聘人员学校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按学校相关程序办理入职手续。


有关说明及联系方式

(一)有关说明

1.高层次人才团队、领军人才、杰出人才、拔尖人才常年招聘,具体咨询请与应聘学院或人事处联系

2.应聘者应对所提交所有材料的真实性、准确性负责,一旦发现弄虚作假或者隐瞒实情等行为,立即取消应聘资格。对已聘人员立即解除聘用合同,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由应聘者承担。

3.应聘提供的手机号码应准确无误,并保持畅通,学校将以电话、短信等形式通知有关事项。

(二)联系方式

联系人:刘泽惠 王艳 刘明欣

联系电话:0912-3891194 18740721290 13892231151 15529496106

邮箱:rczp3891194@126.com

学校网站:https://www.yulinu.edu.cn

人事处网站:https://rsc.yulinu.edu.cn

联系地址: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崇文路4号榆林学院人事处(行政楼408办公室)。

邮编: 719000